高考优秀作文加点评高中作文点评评语初中三语文作文议论文作文400字

  • 2023-06-11
  • John Dowson

  从评论史的视角看,评论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如果说评论写作着眼于当下关注现实生活的话,评论教育则是着眼于关注未来生活

高考优秀作文加点评高中作文点评评语初中三语文作文议论文作文400字

  从评论史的视角看,评论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如果说评论写作着眼于当下关注现实生活的话,评论教育则是着眼于关注未来生活。

  马少华老师的教学日志“开放的评论课堂”第二辑出版,期待已久,可喜可贺。少华兄嘱我作序议论文作文400字,我愿意依照我的观察、理解与思考,谈谈“评论如何教育”这个话题。

  从评论史的视角看,评论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如果说评论写作着眼于当下关注现实生活的话高中作文点评评语,评论教育则是着眼于关注未来生活。

  也正鉴于此,近些年我对评论教育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我想看一看,历史上那些具有现代意义的评论家是如何认识和写作评论的初中三语文作文。[1]

  另一方面,我试图从文献中考察中国现当代大学评论教育的尝试与探索——从教育目标到师资配备,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乃至实习安排。[2]

  在评论教育历史的考察中,我意识到,评论教学议论文作文400字,作为评论思维培育的氛围与土壤——并非单纯依靠象牙塔内的讲授与培养,更多的是社会风气的熏陶与多种力量努力下的潜移默化,一个对事实核定,概念厘定,逻辑推理等公共言说要素重视的社会风气,举足轻重。[3]

  在当下的语境下,如何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机结合初中三语文作文,让评论教育回归传统,回归逻辑,与业界保持互动,与喧嚣保持距离,无疑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与挑战,而评论实践的发展高考优秀作文加点评高中作文点评评语,与评论教学的变革,都提供了相应的参照。

  无论是评论写作,还是评论教育,最终都要回到“具体的人”的身上。在马少华的教学日志中,写作者是具体的人,教育者是具体的人,作为教学伙伴的学生,也是具体的人。我从中能看到一位又一位具体的人,鲜活的人,正在思想的人。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鲜活的教育。这些教学日志至少是在纸面上可以观察到的评论教学高中作文点评评语。

  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出版一本专著,叫做《思想史基本问题》。他在书中认为:思想史的核心意义,对教育而言,就是熏陶学生们关于重要问题的敏感性。这个书名和观点高考优秀作文加点评,对评论史同样适合。

  一来,如何从评论史更为宽阔的视野去重新思考评论写作的意义,和评论教育的价值;二来,评论史的视角看,评论写作的基本问题都有哪些?

  从评论课的教学日志中可以看到,少华兄关注的是评论的思维与表达,观点与事实,论证与谬误,修辞与表现等问题。

  他曾写道:“作为评论教员,我还有什么可以坚守的呢?至少有这么几样吧:论证的严谨扎实;表达的创造力;观点交流的畅达。”

  显然,少华兄也意识到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如果把评论作为一种基本思维训练的话,“论证”、“表达”、“观点”……这些可以说都是“基本问题”,以此为基础,配合具体实践,教学相长,评论教育方能心有灵犀,评论写作方能行稳致远。

  很长一段时间,困扰新闻教育初中三语文作文、评论教育的一个“痛点”,是经常被批评“不接地气”初中三语文作文议论文作文400字,并由此衍生出学界与业界的沟通不畅乃至误解、隔阂等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其实是不少大学的新闻系教授的并不是“真实世界的评论学”,至少是距离真实世界有相当的距离。

  评论写作,评论教学,是要面对真实世界,理解真实世界,与真实世界对话的。可是,反观评论教学,对“世界”认知多少,对“真实”理解几分,都是耐人寻味的问题。

  一篇篇教学日志,穿插着课堂内的观点碰撞,闪现着场的批评互动——而这正是少华兄的努力带来的启示:“真实世界的评论学”,不是脱离评论实践的“为教而教”初中三语文作文,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为评而评”,不是脱离章法规律的“价值失焦”。

  思想家以赛亚●柏林在《观念的力量》中谈到:“观念的力量是由意义和情感构成的矢量”,“观念并无力量,有力量的是情感:驱使我们行事的不是意义,而是情感。”

  评论本身也是一种观念的传递、表达与互动。评论的力量,说到底是观念的力量,是关注的力量高考优秀作文加点评,是沟通的力量,是直抵问题实质的力量。

  这又涉及到在当下,评论的内涵和外延如何重新界定?在不同媒体身份、不同媒介载体的转环间,又有何种区别?

  在阅读著名人类学家项飚教授的对话集《把自己作为方法》时,我第一时间想到少华兄,确实,他的显著特色之一,同样也是“把自己作为方法”,来研究评论,来教授评论。

  按照项飚教授的观点,“自我”不再是一个自足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检验的命题,在不同的层级和权重上,取不同的分寸和距离 ,而不止于一些抒情或模糊的话语。

  马少华的评论课除了固有的学术文献与理论框架,还有大量直接从生活经验中抽出的现实见解与历史认识。他进行评论教学的同时,自己也在报章杂志撰写评论,他利用博客发布教学日志,也利用博客与评论界互动,而他自身在报刊的编辑精力,又成为评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就评论而言,评论写作的出路在于把自己作为方法,“走出自我”,评论教育的出路在于“走进内心,走出围墙”。

  著名人文学者陈平原教授在《文学如何教育》中说,作为一名文学教授,反省当下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呼唤那些压在叠床架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在我看来,既是历史研究,也是现实诉求。

  从马少华兄的努力来看,不难得出,评论教育,不是简单探讨“有没有用,有什么用”,而是“如何才能有用”,个人层面:如何写;机构层面:如何办;学校层面:如何教。

  “何谓评论”的维度,从工具到知识,从文本到修辞,从参与到伦理,评论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质变”。

  “如何教育”的维度高考优秀作文加点评,从专业走向公共,从特权走向,从表达走向对话,评论的“围墙”越来越模糊,就像一些著名大学的围墙一样,消弭于无形之中。

  在马少华这里,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操练,一种公共表达,更是一种沟通对话,归根到底,他提供了一种“具体化的价值场景”,成为“大趋势中的小提醒”。(完)

  [2]详见《言论史上的“评论课”——以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例(1924-1952年)》,2016年第542期《青年记者》。

  [3]详见《言论史上的“讲理课”——政论素养产生机制的一种梳理》,2016年第545期《青年记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